成果简介杜克大学徐伯钧教授课题组首次通过电化学的方式来实现对可见光和红外辐射的同步调控,采访以达到制冷和制热的状态。国走过去文章来源:Rao,Y.;Dai,J.;Sui,C.;Lai,Y.-T.;Li,Z.;Fang,H.;Li,X.;Li,W.;Hsu,P.-C.,Ultra-WidebandTransparentConductiveElectrodeforElectrochromicSynergisticSolarandRadiativeHeatManagement.ACSEnergyLetters2021,3906-3915.(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1c01486)本文由作者投稿。但是,套试卷该装置需要安装马达,而且只有两种固定的制冷和制热的状态,所以有体积过大以及无法连续调控制冷制热强度的问题。
(b)为了在太阳加热和辐射冷却之间切换,最近英透明电极(TCE)必须对太阳和中红外辐射都是透明的,同时具有高导电性。(2)以此透明电极为基础,小球实现了稳定的,超高范围(Δε=0.82)的中红外发射率的调控。
迷的曼联(f)器件在冷却和加热状态下的太阳吸收光谱和红外发射光谱。
小结(1)该研究首次利用石墨烯和聚乙烯薄膜制备出高电导率的,采访同时对于可见光和红外辐射都透明的电极。光谱表明,国走过去3D打印的二氧化硅材料在200~1100 nm的测量范围内具有很高的透明性,没有任何可见的吸收峰。
利用3D打印和烧结技术,套试卷可以在小于200 nm的分辨率下,获得具有任意形状的非晶态玻璃或多晶方石英结构的高质量3D二氧化硅结构。此外,最近英对于光学应用十分重要的稀土元素(如Er3+、最近英Tm3+、Yb3+、Eu3+和Nd3+)的掺杂和共掺杂可以直接在打印的二氧化硅结构中实现,且在所需的波长处显示出很强的光致发光。
由于双光子聚合反应阈值效应的存在,小球该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低于光波长的极高分辨率。迷的曼联3D打印的纳米结构显示出诱人的光学特性。